为庆祝南京大学化学百年华诞,2020年9月19日下午,清华大学化学系帅志刚教授应我院邀请,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分子聚集体的电子激发态理论与应用”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化院百余位师生与线上观众一起聆听了报告。报告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黎书华教授主持,黎书华院长介绍了帅志刚教授的简历和学术成就,并表达了对帅志刚教授受邀作报告的感谢。
帅志刚教授的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介绍新发展的“热振动关联函数”理论。该方法结合考虑势能面交叉MECP(最小能量交叉点),可较好地计算分子与聚集态激发态的辐射与无辐射速率,以及发光效率,能对“聚集诱导发光”给出了定量的刻画;同时,对于近几年实验中发现的“有机室温磷光”现象,基于计算得到了分子描述符,提出分子设计思路,得到了实验验证。(2)介绍新发展的密度矩阵重正化群(DMRG)的含时理论和频域的动态DMRG方法及其CPU/GPU杂化算法,为解决复杂体系量子动力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近乎准确的计算方法,在分子聚集体的光谱和载流子动力学中得到成功应用,给出了从hopping到bandlike行为的无缝链接。
帅志刚教授的报告由原理至应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激发了在座师生的浓厚兴趣,和现场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报告开始前,帅志刚教授还和物理化学学科多位青年教师进行了交流座谈和工作指导。 |
|
|
帅志刚教授是清华大学化学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1983年中山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复旦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0起,在比利时蒙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1年。2000年入选科学院百人计划,加入中科院化学所工作。2008年调入清华大学,同年获聘南京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理论化学研究,发展了电子激发态的结构与过程计算方法,开发了分子功能材料发光效率与载流子迁移率的计算程序MOMAP,目前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应用。发表390余篇论文,被引用19000余次。2008年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并于2018年当选为副院长。2011年,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013年,当选为比利时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17年,当选为世界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WATOC)科学理事。2018年,获法国化学会法-中化学讲座奖。2019年当选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物理化学与生物物理化学委员会的“衔称委员”(Titular Member)。